一向   借來的書會看的快一點 除了沉迷在溫布頓與世足賽之外

還努力的啃書...

雖然東野圭吾的作品多半都讓我沉浸在偵探推理的狀態裡頭

沒想到 拋棄推理懸疑後產生的作品"信"

也能看得把心揪在一塊兒

image.jpg 

故事表面上是透過一位非惡意的罪犯(哥哥) 罪犯的家人(弟弟)與親友 甚至 受害人的親友

彼此間書信的往來與不往來 展示出日本社會對於犯罪行為的歧視心態

畢竟 相對於台灣來說 殺人放火在日本並不是稀鬆平常

台灣新聞卻總能24小時卻不斷放送台灣各角落作奸犯科的情報

配合各人權團體三不五時荒謬的爭取與洗腦理論

於是我們對於犯罪嫌疑人或已定罪服完刑的同儕 歧視與排斥相對降低不少

甚至 有一點麻木了

受刑人不應被減刑 那是他該付出的代價

因為 他的家人 與受害者也得終生備受煎熬.......

當外界不願意被丟入"歧視者"的框框裡 卻也無法以一般的眼光對待時

最容易選擇中性一點的作法通常是疏離

彼此不相關心 不相侵害  保持冷冷的防範 以為是剛剛好的溫度

不料 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真相揭露的當下 一切早已不可復見

而受刑人家人(弟弟)因為那一封封辛苦手寫 被動收到的家書

卻與哥哥距離不停拉扯著 一面感到拋棄哥哥的罪惡 一面被世人的目光凌遲

工作 愛情 理想 對他來說只是天邊的烏雲 飄近之後立刻轉化為狂風暴雨

破壞他的生活

作者並沒有在書裡頭給我們化解的方法與答案

看完以後心裡有個洞沒能被填滿

畢竟 感同身受 並不等於親身經歷 誰知道哪天 事情落在自己的身邊 我是不是能冷靜已對?

 

後記:

罪犯哥哥總是在每個月的信裡告訴弟弟:如果你很忙 沒空給我寫信的話 至少 給我一張明信片 讓我知道你好好的

這樣的心情我倒是常有所感

出社會之後

原本親密的朋友們 各忙各的 忙起來要命

慢慢的 就忘記了彼此

連絡上 卻也不再有話題了

聊什麼都像卡住喉嚨似的

有多久沒收到你的信了呢?

甚至 是一張明信片

以及被你遺忘的生日?

朋友不用多 只要是值得投資的就好

怕的是 有些人 一開始以為值得投資 卻忽然像被倒會一樣

跑得天高皇帝遠 成了斷了線的風箏

到那時 我獨自訕笑自己的傻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via05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